发布时间:2019-05-02 11:23编辑:科技中心浏览(86)
“今天是个美好的早晨,但是当我站上体重计,却忽然发现我又胖了10千克!”,对于正在进行体重控制的人来说,这种状况可能是个梦魇,不过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先检查一下你的体重计是不是不小心放在了地垫或地毯上,或者你根本就在床上量体重?
力学是中考物理考察的重点,同时力学又存在着知识点多、抽象度高、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也是中考的难点。所以针对初中力学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复习策略就至关重要。
大家大多知道体重计要放在坚硬平整的地板上,不然显示的体重会不准,而且通常会比实际体重更重,但很少人知道为什么。这个生活化且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物理问题。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得先来看一段讲解一般体重计内部构造的视频:
视频作者:Whitney Huth。原视频下载于Youtube。
一、运动和力
细心的读者应该可以发现,虽然体重计是通过测量嵌在内部的弹簧的压缩量来换算体重的,但并不像弹簧床的压缩那么简单。体重计真正测量的,是你站上去后,施加在弹簧上的“力矩”。换句话说,体重计有点像跷跷板,它的支点在体重计的四个角落,施力点是你的脚所在位置,抗力点则是弹簧。整体的受力情况就有点像是图1与图2:脚的受力点离支点比较近,而弹簧(抗力点)离支点比较远。
1:长度的测量、物体的运动
图1:体重计内部支撑的结构示意,支点有4个,因此实际上脚的施力会产生对弹簧产生4个作用的力矩,为了方便解说,这张图只画出其中一个。
要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中考单独考查长度测量技能的试题很少,主要出现在能对日常物品的长度进行估计。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对不同的参照物来说是不同的,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判定是近几年中考命题必考内容;应用速度公式进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简单运算,这种计算时常与简单机械的功和功率的问题结合在一起。
在坚硬地板上量体重时,体重计的表面难免会因为受到压力而向下凹陷,连带使得内部的杠杆也弯曲。由于施力臂的长度是从施力点出发,沿着施力的垂直方向到支点的距离,因此如果杠杆弯曲了,施力臂的长度会略微缩小,如图2所示。由于力矩的算法是力×力臂,在施力臂变小的情况下,会有比较小的力矩。
2:力的概念和作图的考查
图2:体重计的侧面图。在硬地板上称体重时,内部结构类似这种情况。注意:杠杆有些微的弯曲,使施力臂的长度稍微缩短。
理解力的概念主要围绕着力的相互性、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等主要知识展开。
体重计在制造完成后,会先在硬地板上进行校正。生产商希望让这个“比较小的力矩”产生之后,造成弹簧的压缩大小能够直接对应你的体重。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杠杆弯了,但量出的体重却还是准的原因。
3:摩擦力的考查
但如果把体重计拿到地垫上然后站上去,由于地垫的表面比较软,体重计的某些部份(尤其是靠近支点的角落)会陷到地垫里面,将杠杆折弯的力分散掉。在这种情况下,杠杆比较不会弯曲,就如同图3的模样。因为施力臂没有缩小,体重计就会受到一个“比较大的力矩”,因此量出来的体重读数自然就比较高。
会甄别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判断摩擦力方向;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过程中的实验方法;对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进行识别。
图3:上述体重计的侧面图。在地垫上称体重时,比较类似这种情况。
4: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考查
但有没有办法可以在地垫上量体重,却不会变胖10千克?虽然这个要求听起来很奇怪,但确实有人找到了解决方案,具体的步骤是:
主要利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惯性问题和分析惯性现象,判断物体受力是否平衡,通过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和受非平衡力的不同条件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二、质量与密度
图4。一定要把体重称放在地毯或是地垫上称体重,还想得到准确计数的技巧就是站在体重称的边沿地带。
1:物体的质量
P.S.本文描述的体重计是传统的机械式体重计,如果是其他种类如电子式体重计,因内部机械结构不同,在地垫或地毯上量测体重时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情况出现,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
质量的测量(主要指固体和液体),这里涉及天平的使用,这也是中考每年必考的热点试题;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如一本物理课本、一块橡皮一枚鸡蛋的质量或学生的体重等,这是我省命题多年固定试题。
原文发表于PanSci,转载时文字部分有修改。原文作者:WhyJ。
2:物体的体积
主要包括①体积单位的换算;②结合密度知识对常见物体体积的估测;③测量物体(固体和液体)的体积,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是重点考查重点。
近几年,一些特殊物体体积的测量也是命题热点,如规则物体、吸水性物体等,要能够评估各种测量体积的方法。
3:密度概念及有关的简单计算
密度概念是初中要求最高的概念。a.通过实验理解密度概念,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和方法在物理学中有其代表性;b.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c.能利用密度概念解释生活、科技中一些相关现象;d.会测固、液体的密度。
4:密度的测量
利用ρ=m/V,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转化为测量质量和体积两个问题。
(一)测量质量的方法:1.固体:用天平测量;2.液体: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常采用差量法,m=M-m′。
(二)测体积的方法:1.液体:用量筒测量;2.固体:(1)形状规则的固体(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①不溶于水;②溶于水。(3)溢水法。
密度测量还可以结合浮力、压强知识间接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利用到了初中力学大部分测量器材,综合了多方面的力学知识,所以这是是中考命题实验探究部分的热点。
三、压强与浮力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中考命题中常有实验探究试题出现,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改变压力的大小或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是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要能够甄别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能够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这是中考计算知识点的必考项。
2:液体压强的特点
对液体压强来说,实验探究是重点,其次是定性分析和比较,再次是公式p=ρgh简单应用。连通器利用了液体压强的原理。
3:气体压强
气体压强是中考命题理化综合的知识点,但中考复习一般不作定量计算的要求。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这是课标相对大纲新增知识点,中考每年必考,但分值都不大。
5:对浮力的探究,物体的浮沉
对浮力知识的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是首要的。(1)物体下沉,重力大于浮力,G>F,ρ(物)>ρ(液);(2)物体上浮,重力小于浮力,G<F,?ρ(物)<ρ(液);(3)物体悬浮,重力等于浮力,G=F,?ρ(物)=ρ(液)。
6:浮力的利用
中考命题对浮力的定量计算要求有所降低,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浮=ρgV排有时会在题目中给出,但是它与二力平衡的结合在中考中常见,同时也增加了难度,甚至有时会出现三力平衡问题,如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时,F(浮)=G-F(拉)。
四、简单机械、功和机械能
1: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在理解力臂概念基础上,识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及等臂杠杆,并正确地画出杠杆力臂示意图;并在理解和熟练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基础上分析各物理量的关系和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知识点是中考命题热点,重点应放在与日常生活结合的识别性试题,涉及杠杆平衡条件的简单计算一般不宜过难。
2:滑轮和滑轮组的考查
对于滑轮和滑轮组,要会确定定、动滑轮,根据它们的特点,确定绕法和省力关系。此知识点通常与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结合进行考查。
3:功和功率
能通过辨别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是否做功。但是由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要求较高,是中考命题有关计算知识点的必考项,功(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的计算势必要求也就较高。理解功率的概念,注意弄清功率与功和做功时间的关系。
4:机械效率的考查
理解和判断清楚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分清额外功的产生条件,会探究斜面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对额外功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行有关机械效率的运算。命题会通过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各种形式考查机械效率。
5:机械能,机械能与其它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正确理解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设计探究机械能影响因素的实验,在不同情形尤其是实际情景下判断动能和势能(主要指重力势能)的大小和转化。机械能与其它形式能之间的转化,是每年中考必考内容,这里主要说的是摩擦生热——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问题。
五、经典例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文由澳门威利斯人赌场发布于科技中心,转载请注明出处:澳门威利斯人赌场一夜爆肥?别紧张,体重秤放
关键词:
下一篇:没有了